“医”路有你 | 医者仁心:谢秀玲的30载妇产情

字体:[] [] [] [打印] [关闭] 发表时间:2025-04-03 20:56:19.0  推荐人:张金霖  推荐老区:福建省.宁德市.霞浦县  来源:今日老区

编者按

长期以来,霞浦县广大医务工作者弘扬“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精神,爱岗敬业、恪尽职守,涌现出一批优秀的医务工作者。近日,霞浦县医院和霞浦县融媒体中心联合开设《“医”路有你》栏目,旨在学习身边榜样,凝聚奋进力量,推动全县卫生健康宣传思想文化事业高质量发展。本期推出《医者仁心:谢秀玲的30载妇产情》。

谢秀玲,现任霞浦县医院妇产科主任、主任医师,1993年毕业于福建医科大学临床医疗专业。此后多次前往上级医院进修学习,不断精进医术。从业30多年来,她始终扎根妇产科临床一线,一心一意为患者服务。

“谢主任人特别好,像亲人一样,每次问她问题,都耐心细致地跟我们讲。”一名住院患者说。

“昨天手术很成功,真的太感谢谢主任了,仁心仁术,让我重新拥抱健康。”一名刚做完手术的患者说。

在产科,基层医生的工作充满挑战,但也无比神圣。谢秀玲常说,他们是生命的见证者与守护者。每一次迎接新生命的降临,都让她深刻感受到生命的脆弱与坚韧。即便过程艰难,可那份参与新生命诞生的神圣感,始终是她坚守的动力。

“谢主任医术精湛,对病人高度负责,对同事关怀有加。作为学科带头人,她带领我们不断更新诊疗技术,让科室能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服务。”霞浦县医院主任医师韦丽玉说。

妇科领域,在政策支持与技术发展推动下,谢秀玲带领团队取得显著进展。如今,宫腔镜、腹腔镜手术技术日益成熟,盆底康复及诊疗等技术也全面铺开。早孕关爱门诊、更年期保健门诊的设立,为霞浦女性提供了更贴心的服务。

“妇科手术正朝着微创化、精准化方向发展。宫腹腔镜技术创伤小、恢复快,科室已将其作为核心诊疗手段。盆底康复是女性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的关键,我国约30%的产后女性存在盆底功能障碍,科室新设的盆底康复中心通过‘康复训练+手术’结合的模式,显著改善了患者生活质量。未来我们将推进个性化治疗和全病程管理,为霞浦女性筑牢健康防线。”谢秀玲说。

在谢秀玲的引领下,霞浦县医院妇产科团队不断进步,为当地女性健康保驾护航。她们用爱与专业,诠释着医者仁心的温暖与力量。

女性盆底康复指南

1. 盆底肌功能:位于骨盆底部,如“吊网”支撑膀胱、子宫、直肠,控制排尿、排便及性生活功能。

2. 常见问题:压力性尿失禁、盆腔器官脱垂、性功能障碍、慢性便秘。

3. 高危人群:产后女性(顺产/剖宫产均可能损伤)、中老年女性(激素下降致肌肉松弛)、盆腔手术史、长期便秘、肥胖或慢性咳嗽者。

4. 康复方法:凯格尔运动:收缩肛门和阴道(如憋尿动作),每日3组,每组10—15次,坚持3个月。

生物反馈/电刺激:医院仪器精准激活盆底肌。

中医调理:针灸、艾灸改善气血循环。

手术:严重脱垂或保守治疗无效时考虑。

5. 预防贴士:避免久站久坐、提重物;控制体重,减少腹腔压力;及时治疗慢性咳嗽、便秘;产后42天筛查,早发现早干预。

重要提醒:盆底问题并非“自然衰老”,及时干预可显著提升生活质量!

记 者:汤大岳

编 辑:张烙莹

责 编:李昊锴

审 核:郑小倩

监 制:林 喜

总监制:陈秀静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