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霞浦融媒 霞浦新闻网 2024年12月11日 11:02 福建
层层叠叠的海浪,忙碌劳作的渔民,红蓝相间的环保养殖浮球……这是12月8日,记者跟随霞浦县海洋渔业发展中心技术人员前往位于北壁乡池澳村外海的霞浦县日兴养殖专业合作社的“鲍参混养”区时,沿途看到的可喜景象。
“这个养殖笼共有6层,每一层放置100个鲍鱼苗和2个海参苗。‘鲍参混养’从11月9日开始,到今天刚好1个月。”正在养殖区劳作的霞浦县日兴养殖专业合作社养殖户杨松兴奋地介绍起“鲍参混养”新模式,“刚投苗时,海参一斤27头,现在已达到20头了,长势非常好!”
鲍鱼和海参宝宝同处一“室”,和谐共生。这种独特的“鲍参混养”模式,又是如何发现的呢?
“我们原先通过对沿海的调查,发现自然繁殖的这一种海参会钻到鲍鱼笼里,从每斤200头长到100头,又长到50头。我们就有了新想法,如果在鲍鱼养殖笼里放进一些海参苗一起混养的话,那不是又是一种创新的养殖新路子吗?”霞浦县海洋渔业发展中心研究员叶启旺说,“今年,我们就在北壁乡池澳村外海鲍鱼养殖区,混养了200多斤霞浦本土海参苗,将近600笼,通过一个月的混养,海参的生长速度比预期的还要好。”
叶启旺介绍,“鲍参混养”模式目前在全国尚属首创。由于,外海水质比内海的通透,进行“鲍参混养”,目前几乎没发现什么病害。这种养殖模式在不增加鲍鱼养殖成本、不减少鲍鱼产量的情况下,通过改变现有海参养殖模式,大大降低病害发生率,增加海参养殖收入,值得推广。
目前,“鲍参混养”新模式在霞浦取得了成功,养殖前景非常乐观。
“全县鲍鱼养殖共有500万笼,如果能够全面启动‘鲍参混养’新模式,不仅对霞浦实施‘浅转深、内转外’科学养殖战略非常有利,而且保守估计每笼按将近收成两斤的海参计算,仅此一项养殖户就可以增加收入5亿元。”叶启旺算了一笔账。
记 者:张 羽 陈莉莉
编 辑:张烙莹
责 编:李昊锴
审 核:颜晨曦
监 制:林 喜
总监制:陈秀静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