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木植成,国之富也。”这句出自《管子》的千年古训,在柘荣县宅中乡正化作生动的实践图景。近日,宅中乡政府携手林学系“小林员”生态文明实践队,开展“本草茶香映初心,青年聚力助振兴”主题活动,以“政府搭台、青年实践、产业赋能”模式,让生态保护与乡村发展在青山绿水间同频共振。
活动首站来到赤岩村铁皮石斛种植基地,实践队员们见到了创新的“树木立体栽培”仿野生种植模式。铁皮石斛攀附树干生长,这种既保护国家二级保护植物、又实现“生态+经济”双轮驱动的模式,为村民打开了增收新通道。乡政府工作人员现场讲解植物习性与药用价值,让青年学子直观理解“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哲理。
在本草堂内,百余种柘荣中药材通过图文与实物陈列,诉说着“中国长寿之乡”的康养文化底蕴,目前,宅中乡已形成“种植—加工—销售”完整石斛产业链,2024年带动周边300余户村民增收。
后垅村茶园里,“茶林立体种植”模式让茶田如等高线镶嵌山坡,茶树与防护林构成生态屏障,既保茶叶品质又护水土。农业技术人员现场教学种植采收工艺,“真正的学问在沾着泥土的指缝间”——这场从理论到实践的沉浸式体验,让青年学子读懂“生态美、产业兴”的发展逻辑。
从铁皮石斛的攀援生长,到本草堂的药香萦绕,再到茶垄间的新绿舒展,宅中乡以“生态为基、文化为魂、产业为要”的思路,正与青年群体共同勾勒生态文明新图景。未来,乡政府将深化“政产学研”合作,让铁皮石斛的扎根精神筑牢生态基底,让本草智慧传承文化基因,让茶林共生模式驱动产业升级,持续将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动能,书写乡村振兴的时代答卷。
文图来源:长寿柘荣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