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通讯员 易继兵 谭艳坤 李艳 邓传铎)
清江河畔6座原木木屋、2000多米亲水平台与山水茶香、白柚柑橘相映成趣。短短两年间,老革命根据地湖北省巴东县金果坪乡沙岭村野钓基地已成为武陵山区的网红打卡地。高峰时,每天有上百名钓友从云贵川渝湘等地慕名而来,带动村里白柚、腊肉、茶叶等土特产销量翻番。
2025年6月8日,云南钓鱼博主“阿春钓鱼”驱车1200公里,到金果坪乡沙岭村龙王河新落成的野钓基地开启新一轮的野钓挑战。他边调试钓竿边赞叹:“去年看‘二毛荒野垂钓’直播就被这里的鱼情风景吸引。今年,这里有荒野老六、荒野老七、大尧钓鱼等8位选手在这里挑战用渔获赢垂神吴亚赞助的20万大奖,准备参与进来;从抖音里看到这里的胡书记质朴、热情,邀吃农家菜,还自费为钓友送物资,所以我一定要来体验一番!”。沙岭的村民们也常说:“胡书记把龙王河的‘野’资源,变成了乡亲们的‘金’饭碗。”
(峡谷风光)
思想新破冰,激活乡村振兴新思路
沙岭村的蜕变,始于一场跨越山海的政策接力。
2022年,湖北省出台《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工作方案》,将沙岭村纳入“百村引领”行动。恩施自治州委同步启动“雁阵成长”计划,选派胡祥锋参加杭州乡村振兴研修班。在西子湖畔,这位“泥腿子”书记第一次系统学习了“三资”管理、农旅融合等新理念。“坐在课堂里,我就琢磨着,咱沙岭村有山有水,为啥不能把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
回到村里,胡祥锋立即组织召开村民代表大会,将目光锁定在龙王河的野钓资源上。他争取到恩施州水利局100万元专项扶持资金,启动首期野钓基地建设,2024年建成了6间小木屋、修通了1.4公里沿江产业路,进行了部分配套设施建设,受到了全国各地钓鱼爱好者的青睐。
“我们采用‘党支部+合作社+农户’模式,流转330亩撂荒地发展白柚种植,每年为村集体增收6.8万元。”五年来,沙岭村通过闲置土地流转、培育市场主体、入股分红、承接小型项目等方式,为村集体增收160余万元,胡祥锋翻开村务公开台账,泛黄的纸页记录着沙岭村的每一笔“经济账”,同时,为提升村民的幸福指数和满意度,通过“急难型、福利性、公益性、奖励性、发展性”等方式,为村民修路、引水、安装路灯、优秀学生奖励、困难家庭救助等开支了近80万元。
这些年,胡祥锋受邀在巴东县委党校、恩施州委党校做客农民讲师,分享村集体经济的发展经验,受到与会同仁们的高度赞赏。
(参观考察)
治理新突围,抡出发展“三板斧”
2018年刚当选村支书时,沙岭村是全乡有名的“矛盾窝”。干部扯皮、干群对立,让胡祥锋彻夜难眠。“必须从根子上改!”他带着村支两委成员,逐户走访收集意见,最终形成“214民主管理”治理机制:既民主议事、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民主决策、线上线下的公开制度。
在沙岭村党员群众服务中心,一块电子屏实时滚动着集体经济收支明细:2024年1—7月,收入15.25万元,支出3.8万元,主要用于水毁公路修缮和优秀学子奖励。“每一分钱怎么花,都要让乡亲们看在眼里、明明白白。”胡祥锋指着屏幕说。
化解矛盾,凝心聚力,他有自己的“三板斧”:一是融洽干群关系,每隔几年组织一次全村的大型活动,让全村的男女老少都参与进来,大家载歌载舞、拉家常、话团圆,瞬间、各种压抑迎刃而解,2019年的第一届沙岭村乡村春晚,彻底扭转了沙岭村“窝里斗”的坏名声。2023年的沙岭村第一届采茶节,更是干群团结、向着欣欣向荣的又一次升华,这次活动,邀请到天南地北沙岭人150余人参加,获得现金捐赠11万多元,项目40万元,得到了从沙岭走出去的各位乡贤能人的高度评价。二是成立“乡贤理事会”,邀请在外能人参与村级事务决策;三是建立矛盾纠纷调解卷宗,将历年积案分类归档、逐步化解;如今,沙岭村年矛盾纠纷从100余起锐减至20余起,连续三年获评“巴东县法治示范村”。其个人获得湖北省司法部“法治示范户”。
百姓日子甜,幸福指数节节攀升
在沙岭村三组,脱贫户陈祥华正在70亩白柚地里忙碌。作为村里的“管护达人”,他不仅通过托管果园年增收5万元,还带动周边25户农户发展特色种植。“胡书记帮我申请了管护资金、免费发放有机肥,现在我家的白柚、糖橘、翠蜜桃挂满枝头,日子比蜜甜!”
胡祥锋的帮扶账本上,密密麻麻记录着9户贫困户的情况。其中,单亲家庭户主陈千林瘫痪在床,两个孩子的衣服鞋袜几乎全由他购置。“胡干爸又送新衣服来啦!”小女孩的欢呼声,让这个贫寒的家充满了温暖。
集体经济壮大后,沙岭村的民生支出逐年增加。奖励45名优秀学子、评选68户“最美沙岭人”,聘用公益性岗位人员在全村主干道两旁种植花草,并带动庭院示范户进行庭院建设,清洁家园,美化环境,走在沙岭村的任何一个角落都是鸟语花香,让人赏心悦目。
2024年,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8万元,较2018年翻了一番。产业发展中,胡祥锋更是展现出创新魄力。他牵头成立村集体经营公司,注册“沙岭富兮”商标,开发出沙岭毛尖、沙岭毛峰、野生红茶等品种,带领茶农抱团闯市场,茶叶年产值突破1200万元;与建始县官店镇协商引水工程,仅投入4万元完成价值80万元的管网铺设,惠及300余户村民。
“现在村里的变化,真是翻天覆地!”72岁的老党员张守奇感慨道。他见证了沙岭村从“穷山沟”到“示范村”的蜕变:路灯亮了、景点多了、腰包鼓了,群众的笑容更甜了。
暮色中的龙王河,波光粼粼。胡祥锋站在新修的观景台上,望着对岸如火如荼的野钓基地,嘴角泛起笑意。十多年来,他从南下务工的“打工仔”成长为群众信赖的“领头雁”,用脚步丈量着沙岭村的每一寸土地,用真心温暖着每一位乡亲。
“作为基层党支部书记,我们就是党在农村的‘神经末梢’。”胡祥锋抚摸着胸前的党徽,目光坚定,“只要心里装着群众,脚下沾满泥土,再难的路也能走通,再穷的村也能变样!”
龙王河畔,茶香四溢。沙岭村的故事,还在继续……
(湖北省巴东县老区建设促进会)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