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湖北省《恩施日报》记者 付瑞勇 通讯员 谭艳坤 邹松格 陈祥楚 邓传铎)
(革命老区巴东县金果坪乡乡村两级干部素质能力提升培训(第一期))
(现场观摩、学习取经)
2025年6月17日一大早,革命老区湖北省巴东县金果坪乡“90后”干部邓贵红带上草帽、笔、记录本等“下乡标配”,走进金果坪社区居民家中,面对面搜集“美丽庭院”建设好点子,像亲戚串门一样亲切。
4个月前,邓贵红被金果坪乡党委选派到金果坪社区驻点,在扎根基层、脚沾泥土中增长才干。“让青春在到基层一线拔节抽穗!”这是金果坪乡墩苗干部助成长的行动宣言。
2025年是湖北省“干部素质提升年”。地处巴东最南端的革命老区金果坪乡,在红色精神映照下,吹响干部素质提升号角,以“自强行动壮筋骨”“墩苗行动助成长”“破冰行动拓视野”“正风行动转作风”四个关键步调,为干部成长成才筑基铺路、搭建阶梯,递进式、全方位锻造全能型干部,共绘“春风过处‘金果’红”的奋斗长卷。
自强筑基——淬炼“金刚钻” 干好“为民实事”
“这堂课干货满满,耕地保护、农村宅基地审批等工作,在我心中有了标准模板。”4月25日,在金果坪乡第二期乡村两级干部素质能力提升培训班上,来自巴东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的高文兴授课,内容接地气、方法易上手,泗井水村党总支书记熊尚黎称“理论课堂是一场‘及时雨’”。
金果坪乡距巴东县城160公里,和清江同脉,一脚踏四县,属湖北省重点革命老区乡镇,在红色精神的沐浴下,广大党员干部不畏艰难、敢拼敢干。
作为恩施州所有乡镇中离县城最远的一个偏远乡,由于地域时空阻隔,金果坪乡党员干部陷入探求新知与信息渠道狭窄的对立相悖中,一直在尝试打破壁垒、打开视野。
地理上的区位改变不了,交通瓶颈的突破仍需时间,金果坪乡干部在接轨时代中,选择向内要动力,依托干部素质提升行动载体,将学习作为新的出发点,立足乡委党校教育培训主阵地,将“学理论、学业务、促健康”纳入干部大课堂,编制《金果坪乡干部教育培训计划》,根据基层党建、经济发展、信访法治等7大关键领域,在“缺什么补什么”原则下,设置个性化、定制式课程,将每名干部淬炼成干事创业的“金刚钻”。
基层工作千头万绪,一堆“烫手山芋”“硬骨头”等,考验着干部的硬功夫、真本事,金果坪乡精准设计“理论课堂+业务课堂”两堂课,一边联系县委宣传部、县委党校、县纪委监委机关等将政治理论、法纪课堂搬到老区干部中间,一边请来县发改、农业、文旅等县直部门把业务技能讲深讲透,让干部从能力恐慌转向讲政治、懂政策、能干事,在强内功、练真功中干好 “为民实事”。
“让每名干部在工作时间能量满格,在业余时段健康翻倍!”金果坪乡将干部素质提升从“八小时内”延伸到“八小时外”,组织举办篮球赛、羽毛球赛、趣味运动会等赛事,在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中陶冶干部职工性情,并开设心理健康课等,引导干部用健壮体格、健康人格,撑起为民服务的灿烂天空。
墩苗助长——培育“好苗子” 植好“人才之林”
在金果坪乡江家村,一个忙碌的身影时常穿梭于田园农家:调解邻里纠纷,调研红色研学,制定乡村振兴计划,乡亲们伸出大拇指点赞:“小李干事有劲儿、有方法,是个好苗子!”
乡亲们口中的“小李”名叫李艳,是金果坪乡党建办的一名业务能手,如今她作为“墩苗”对象,在江家村基层服务一线向下扎根、向上生长。在江家村,她把村干部、群众当作最好的老师,还在乡党委组织委员朱兵的传帮带下,点对点精准把脉问题、研究破茧对策,借助“导师带徒”模式,为个人成长蓄能添翼。
一株“好苗子”,离不开土壤的厚植,阳光、雨露的滋润。金果坪乡深耕干部素质提升的实践园地,实施年轻干部“墩苗”行动,推出帮带传能、实践提能、调研增能、关爱赋能四种“营养套餐”,通过老干部传帮带、选派驻村锻炼、撰写调研报告、关心关爱帮扶等形式,让“墩苗”对象放下思想包袱闯、甩开膀子干,在广阔的乡村大地上稳扎根基、壮干强枝。
“易迁安置点后续管理如何在精细、高效上做文章,将易迁群众的心聚在一起、力拧在一起?”“农村饮水安全管理模式下仍存在用水浪费、供水持续性不强等现状,怎样从长效机制上寻求突破、建章立制?”……
当下,一批“墩苗”对象带上选题、俯下身子,围绕当前基层治理、乡村建设等热点、难点,深入现场开展调研摸底、症结分析、对策研讨,从一堆堆民意、一个个现象中抽丝剥茧,破解一个个难题,真正把调研报告写在群众的心坎上。
据介绍,金果坪乡9名党政领导班子成员与42名乡村两级年轻干部结成传帮带关系,10名政府机关年轻干部被选派到8个村(社区)驻村锻炼,并架设家访联络桥梁,引领帮带对象在单位、社会、家庭三方温暖包围中向阳生长,共育一株株潜能无限的“好苗子”,构筑一片担当作为的“人才之林”。
破立并举——激发新动能 开好“奋斗帆船”
初夏时节,在金果坪乡沙岭村龙王河垂钓基地,来自五湖四海的钓友静坐河畔、手持钓竿,一边静待鱼儿上钩,一边直播实时分享垂钓实况,将清江山水、土家特产等搬进直播间,一个藏在深山里的垂钓地,在如潮流量中晋级成“网红地”。
作为重点革命老区的金果坪乡,招商引资拼不了地理位置,也拼不了交通区位,干部们在“拼什么”一问中反复思考,然后给出铿锵有力的答案:拼独特的山水资源,拼全要素配套服务!
“把思路、格局打开,信息出山,好项目才会进山。”金果坪乡将干部素质提升作为破解招商引资困境的钥匙,深入实施“破冰”行动,破思维桎梏、视野壁垒、路径依赖之“冰”,组织干部深入恩施市、宣恩县等县市的美丽乡村建设样板村,向兄弟村学习红色资源开发利用、乡村旅游发展和研学基地打造等,结合本土资源禀赋、既有实情,在消化吸收再创新的基础上,谋划制定适合金果坪乡的招商引资路径。
思路一变天地宽。金果坪乡“充满电、蓄足能”的干部积极争取项目、资金,按下龙王河垂钓基地建设快进键,修通总里程长6公里的连接公路,完善水、电、网等基础设施,配套修建6个小木屋,丰富乡村旅游服务供给和场景构建,将龙王河打造成水上乐园新IP。
"区位偏远是甩不掉的短板,干部不服输、不气馁的拼抢精神是最大的动力源泉。”目前,金果坪乡干部在红色引领、绿色推动、区域协同的指挥棒下,描画红色文化园、绿色生态园、蓝色水上园“三色三园”发展布局,“复活”红色印记,提升小康成色,引爆一条河的“流量”,蹚出了一条老区崛起的壮阔大道。
以“破”为刃,以“纪”正行,金果坪乡将“正风”行动作为干部素质提升的“压舱石”,打出以案明纪、以案示警、暖心回访、澄清正名等组合拳,涵养“红色金果”好生态,为全乡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的“廉动力”。
“我们将继续以‘干部素质提升年’为抓手,深化自强、墩苗、破冰、正风‘四大行动’,强化干部专业、系统培训,丰富创新干部传帮带形式与载体,锤炼能力硬、作风硬的全能型干部,与老区人民共同创造、奔赴美好前程。”金果坪乡党委书记付亚东说。
(湖北省巴东县老区建设促进会)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