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有效推进养老待遇资格认证工作,确保广大群众能够按时领取养老待遇,霞浦县人社局积极行动,开展“暖心居保 上门助老”服务,以“不漏一户、不落一人”为目标,织密覆盖城乡的“银发服务网”,解决老年人线上认证难题,将贴心服务送到群众家门口。
“大爷,您对着手机屏幕眨眨眼......”在霞浦县沙江镇涵江村,由居保专员、镇村协理员和志愿者组成的“银发服务队”,逐户上门为老人办理养老保险认证。工作人员手把手指导老人完成眨眼、转头等动作,待认证成功后,老人紧锁的眉头化作舒心的笑容。
“老人家年纪大了,不知道怎么在手机上办理养老认证,都是镇政府、村工作人员下来帮我们做。”沙江镇涵江村村民陈太业说。
作为人口老龄化程度较高的村落,涵江村60岁以上的老人有1780人,大多数老人的子女常年在外。面对数字化养老认证流程,老人们因缺乏智能设备使用经验,难以独立完成认证。
“镇村两级组织会说方言、熟悉操作的工作人员上门服务,为老年人办理认证,确保他们能够按时领取社会养老金,让他们放心、安心。”沙江镇涵江村党支部书记李丰在说。
为推进养老认证服务全覆盖,连日来,县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中心依托信息平台,对全县18所养老机构人员进行动态摸排,精准锁定未认证对象,同步组织15组工作人员提供“一对一”上门认证服务,确保养老待遇发“不漏一户、不落一人”。
在红景天颐养公寓,工作人员逐间房为老人核对信息,遇到听力不佳的老人就凑近耳边大声讲解,视力不好的则握着老人的手引导操作,全程耐心细致。现场,工作人员还为老人发放“暖心服务卡”并详细介绍使用方法,确保他们能听得懂、用得上。这张小小的卡片,为老年人提供了便捷的预约渠道,方便他们随时咨询政策、申请上门服务,真正打通了社保服务的“最后一公里”。
“为了确保一些特殊群体能够顺利享受养老保险的待遇,我们还跟第三医院、民政局等单位对接,通过数据的采集比对,精准定位需要帮助的老人,为他们提供个性化的服务。”霞浦县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管理中心主任陈丽说。
截至6月底,霞浦县累计完成生存认证人数达6.46万人,其中80周岁及以上高龄老人9146人,发放养老保险金1.05亿元,切实让服务“多跑路”、群众“零跑腿”。
“上门助老,不是一次性的任务,而是常态化的服务。”陈丽表示,下一步,将带着更细致更周到的服务,比如优化上门服务流程、扩大覆盖群体,让每一个老人都能在自家门前,感受政策的暖意和社会的温情。
记 者:魏海平
编 辑:舒 烨(实习)
责 编:李巧鸿
审 核:颜晨曦
监 制:林 喜
总监制:陈秀静
赞
(0)